電影《樓下的房客》改編自九把刀同名小說,分級為限制級,是寫隱私也寫人性惡意的窺視題材劇情片,結合幻想與現實的敘述手法為故事帶來想像空間。
在剛上映沒多久的上週六晚上跟家姊去電影院觀賞,因為從沒看過九把刀的小說,在對劇情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只從宣傳海報心想似乎是個變態房東用監視器偷窺房客們的故事,前半段覺得很無趣,出現殺人現場才精神一振。
主演陣容包括任達華、莊凱勛、李康生、邵雨薇、游安順、何潔柔、李杏、侯彥西、森竣。
簡言之,被搞成精神病的前臥底警察繼承變態殺人犯的邪惡把房客們都弄死以報復社會的故事,重心放在房東操弄房客們的參雜真實與幻想回憶。
演到偷窺性愛打槍自擼那段,隔壁座位男性因「I like it」雙重奏而笑出聲,我卻完全GET不到笑點,不知道是不是要對A片較熟悉才會覺得好笑?
房客裡聚集好幾個遭遇機率微乎其微的極品,迷信超能力到走火入魔的青年、殺人凌虐面不改色的美女,變態房東整天偷窺房客私生活很爽,直到有天看到殺人現場,怕偷窺一事曝光不敢報警,之後被殺人美女的信念影響產生競爭心,決定操控房客們內心的惡意,引他們自相殘殺,到這邊才開始覺得重點來了漸入佳境。
體育老師老張撿到房東刻意給他的一串鑰匙,趁機潛入覬覦已久的尤物陳小姐房間滾床聞馬桶偷穿胸罩,藏身衣櫃目睹一場真人秀後趁陳小姐洗澡時強暴她,之後轉合意性交,發現陳小姐仍拜金出賣身體鄙視他是個窮鬼後曝露家暴離婚史,而後因被綑綁的王小妹莫名出現在自己櫃子裡,加上王先生激動上門找女兒,一時衝動先後把父女倆弄死。
沉迷特異功能的青年柏彥,在房東多次下藥迷昏搬運佈置後以為自己練成睡覺就會不受控制瞬間移動的能力,被房東搬到同性戀情侶床上並偽造被爆菊、臉上殘留精液場景,讓他被抓姦在床使情侶反目,又因房間出現的凶器和屍體誤以為自己在睡夢中為報復被肛而用特異功能殺人,驚慌時在房東引導下走上分屍棄屍之路。
師生不倫同性戀情侶郭力和令狐,在房東安排下皆以為對方背叛劈腿,爭執中年輕的令狐被刀刺進心臟死亡,郭力崩潰,因房東電話下意識說謊而回不了頭,出門挖土準備埋屍,回房卻發現屍體消失,在柏彥房間找到愛人屍體,最後被局勢所迫和以為的姦夫一起分屍棄屍。
利用身體換取好處的拜金女陳小姐,在眾人拖垃圾袋準備棄屍時因吵鬧聲出來察看,目睹人頭慘叫而被掐死滅口。
後半段房客們陸續不幸慘死的劇情變得精采多了,那種埋下種子引爆火苗的張力有呈現出來,能看到房東掌握房客隱私而寫劇本指揮了一齣齣人性負面殺戮悲劇,雖然還是有一些讓人懷疑真實性的地方,個人對劇情的疑惑整理如下。
◆ 從解答篇得知可能是暗示手法
觀影中疑問:出租公寓明明在鬧區為何陽台看出去是海?穎如拖回行李箱放任裡頭的人掙扎亂動悶叫不怕被發現?殺人分屍幹嘛全裸穿雨衣?如果是為了避免衣物沾到血不好處理應該直接全裸吧?為何每個房間裝潢風格都不一樣,房間連管線都看得到這麼破爛還能出租?那棟出租公寓到底幾層,有無電梯,沒電梯穎如是把人肉行李箱從樓梯間搬上來嗎?
第1點暗示為幻想橋段、第2點因為不用怕被發現,第3點有人認為是要暗示赤裸心靈什麼的,個人覺得是為了不斷賣肉讓電影的尺度成為話題,又不好正面全裸,只好用雨衣露點服務一下男性觀眾?
廢棄房間暗示空屋、其他人房間擺飾佈置為了帶出人物性格及偷藏真相線索。處理屍體的是房東所以沒有拖行李箱問題,後面運屍都要搬黑色大垃圾袋從樓梯,應該沒電梯,但開頭的空中拍攝樓層看起來蠻高,沒電梯有點奇怪,有人說一開始頂樓的那幾堆垃圾可能就是屍體,那難道走樓梯一包包搬上去?
警察偵訊詢問房客們行蹤,因為只是失蹤階段沒有證據,沒搜索票不能去查?爬文看到有人說原作小說有電梯,只是電影改編得看不出來有沒有電梯。
◆ 有點疑惑,但多少能解釋
房客們為何租了房子沒人換房鎖,和有備份鑰匙的房東一起住對隱私沒有疑慮?因為一般人對自身安全通常缺乏警覺性嗎?
房間裡有監視器都沒人發現,因為是針孔型或裝在很隱密的位置嗎?
房東到處亂進別人房間,參考房客作息離開監視器行動非常順利,都不會遇到臨時取消行程返回租屋處的人,也不會被目擊?
老張潛入陳小姐房間亂翻那麼多次都沒被發現,因為老張很細心物歸原狀或陳小姐神經粗?
陳小姐作為很會打扮的拜金女,衣櫃卻很空沒塞滿衣服,還能讓老張那麼大隻的人躲進去?
柏彥一直被裸體拖來拖去沒因碰撞而清醒,因為被藥物麻醉嗎?房東如何不受到注意而把裸男棄置在大型機車停車場,不會被監視器拍到嗎?
郭力發現房間有姦夫也不叫醒質問對方,也沒去想如果愛人偷吃怎麼會讓姦夫獨自留在兩人愛巢?認為是對方的刻意羞辱,激動下無法理性思考嗎?
老張看到王小妹在自己櫃子裡,不撕開她嘴上的膠布問出真相反而要她閉嘴悶死她?因為剛被陳小姐鄙視決裂而不爽中,加上本來就有暴力傾向才打完女人,加上不能保證小妹妹知道誰綁架她不會把自己當綁匪,不敢賭,怕百口莫辯所以沒選擇當個好人嗎?
郭力為何選擇先去荒郊野外挖洞再回來運屍增加被目擊風險?或許是怕載屍找點容易出包,先獨自找人煙稀少處再埋屍比較保險。
踢人頭後才揭曉之前的一切都是幻覺,是一個精神失常的殺人魔幻想出來的啦,所以所有的不合理只是譬喻不需認真,一方面覺得原來如此恍然大悟,另方面覺得這種手法真狡猾。
真實世界裡,體育老師是同性戀傾向的大學教授、特異功能信仰者是認真念書的上進高材生、同性戀情侶是重病的叔叔和偶爾來照顧他的姪子、拜金尤物和戀童離婚父親不存在,只是普通小家庭,穎如則是房東死去女兒的投影,是精神分裂房東的邪惡人格,一步步誘導房東正常人格走進黑暗。
警察張家俊因女兒被殺人犯黃四郎綁架失蹤而到殺人犯所在的精神病院臥底到被當成精神病患凌虐,在警方後知後覺放生事實後出院,從殺人犯手裡得到公寓鑰匙,可能因此看到女兒被弄死的影片而崩潰瘋狂,之後復仇並在女兒慘死處再殺光不幸住進來的房客們。
亮點是「邪惡會傳染」和「標籤化及偏見投射出的妄想」,開頭從死去的黃四郎手上接過鑰匙,繼承了那份瘋狂和對世界的惡意,再幻化出死去女兒穎如鑿開內心創造的偏見妄想,片中多次和黃四郎、穎如相視而笑,還有結尾那副素描畫都很耐人尋味;而把人貼上宅男、同性戀、拜金女等標籤,在想像中冠上罪名賜死汙名化的態度也反映出一部分社會現象。
可惜邪惡傳染得不夠,傳給房客們的都被電影以「精神病殺人魔的幻想」給否定,很多看過原作小說的讀者認為電影改編後失去了那種「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能被引誘或點燃內心惡意而墮落」的毛骨悚然味道,邪惡會傳染,卻只從殺人犯傳到入局的警察身上,沒有再由房東傳到房客,反而用「一切都是幻覺,假的,你眼睛業障重」否定掉那些走向,成了無辜房客們遇上變態房東好倒楣的結論。
這部分個人對「幻想解法」還能接受,一則那些被操弄的惡意及導致的悲劇也能從幻想情境中感受恐怖,二則幻想裡的事件走向太過刻意,缺乏現實感的話還是當幻想比較好解套,其三,如果邪惡會傳染,萬一勾起觀眾負面情感引人效仿就不太妙,操控殺人、傳染惡意的詳情還是別太真實比較好,但若能處理得很精采,確實把邪惡傳下去,幻想成為現實應該也能成就一部神作,然在有片長壓力的電影裡,似乎很難描述得足夠細膩。
幻想解法帶出標籤化及偏見的話題,但只在結尾前草草帶給沒能深入,個人覺得最大的敗筆是房東背景塑造得讓人充滿疑惑,之前都是幻想有很多刻意的情節走向也就算了,怎麼回到現實反而更不合常理不合邏輯,解答篇的劇情疑問接著繼續編號。
◆ 現實篇也好虛幻
張家俊臥底一事只有一名長官知道?臥底任務連書面建檔都沒有,那長官職務調動要怎麼交接,請假或生病要怎麼移交給職務代理人?臥底沒人接應是要怎麼報告,唯一知道的長官派出臥底任務後不用向再上層的長官報告?
張家俊住精神病院的費用誰出?為了臥底刻意斷掉所有親友關係,偽裝精神病患所以不能和任何人聯繫?
精神病院光頭大叔患者被比他年輕英俊的病院男員工性侵雞姦,總覺得身分對調會比較有說服力,在長年沒女人的監獄被獄友肛更有說服力,又或智能不足的年輕男女被性侵也比較有可能性,偏偏讓神智清醒的壯年男子在病院被員工強上,跟張家俊與血腥殘忍殺人犯黃四郎住隔壁一樣,覺得設定得有點刻意。
為何會從警察檔案搜尋辨識不明嫌疑犯?一般應該是從前科犯找吧,電腦資料庫比對的是指紋、臉孔或個資、失蹤者?查出張家俊身分的方式有點奇怪,還是強大系統已經瞬間把幾千萬人的檔案都比對過一遍?
結果連回到現實還是假假的,讓被關在精神病院成為精神病患的設定缺乏說服力,如果是被其他精神病患們弄到瘋也就算了,如果直接拿掉精神病和臥底設定,直接一個普通警察為了愛女非法追蹤查案卻看到女兒被凌虐慘死的監視影像而瘋狂,因為法律無法制裁,決定潛入精神病院弄死兇手報復,沾了血失去一切,日復一日看著黃四郎虐殺人的影片自虐到心理變態開始操縱殺人也說得過去吧。
說到底,世上也不乏有正常家庭人際關係沒受過心靈創傷卻也成為變態殺人魔的案例,刻意設定一個不夠合理的背景有夠匪夷所思,雖然接受那些扭曲變造的真實幻想錯亂房東房客互動,然瘋狂的形成應該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才對。
另一個導致電影評價兩極的地方在於「想像空間」,因為只說一部分,不清不楚留下許多問題,也因為只說一部分而出現許多推測,雖然穎如被寫死,成為房東死去女兒和分裂出的邪惡人格,但關於張家俊和黃四郎之間,關於房東房客之間,則出現許多不同的各自解讀。
有人認為房客是正常人,那些想像都是張家俊在警察背景下為了消滅邪惡而冠上罪名。
有人認為某些房客特質說不定是張家俊本身所有,比如家暴、離婚、戀童,只是把一部分的自己投影到房客身上。
有人認為警察查證的房客不見得比張家俊從監視器觀察到的真實,獨處才會呈現真正的自己,那些幻想橋段說不定確實發生過。
有人認為黃四郎是自殺身亡,他起初就知道張家俊的警察身分,收買醫護人員虐待強暴張家俊,笑看對方瘋狂後,把鑰匙和魔性交給張家俊然後了無遺憾地上吊死去。
有人認為黃四郎是被張家俊復仇使計殺死,擺成上吊的樣子,畢竟離開精神病院的張家俊都能把虐待過他的病院醫護拖回公寓凌虐分屍了,瘋狂等級max的他要處理黃四郎應該也不是問題?
張家俊在病院時毫無反擊之力,出來變成房客後就飛速升級,連殺人無數的前輩也沒有還擊之力,很好奇張家俊用了什麼手段能讓黃四郎死在病房裡。
黃四郎的經歷也讓人好奇,為什麼會針對女高中生,為什麼他不會被精神病院人員虐待強暴?因為他是大名鼎鼎的殺人犯沒人敢動他?還是其實他有被虐過才形成變態人格,或許過去曾有類似遭遇才笑看並期待張家俊成為第二個他?
如果別追究細節和添加的腥羶味,因悲慘經歷而精神分裂,被傳染邪惡而從被害者轉為加害者,藉由偷窺操控人性的黑暗故事還算完整,是台灣電影少見的類型。
不同於原作的改編手法也引出許多討論,觀眾間從大負評到大好評都有,看其他人從不同角度的觀察相當有趣,能挖掘到很多自己沒注意到的深意。
我是先看小說喜歡才去看電影
當年看小說的感覺就是恐怖 密閉公寓 拖著皮箱的殺人魔女
也是不敢收藏此DVD原因(笑)
這畢竟是刀大早年的作品
難免會有些邏輯比較說不過去的地方
情色跟黑暗部分在電影表現可能就太超過了
這電影作品我開始認識了 邵雨薇
他電影作品我幾乎每作都追
陳妍希(那些年) 宋芸樺(等一個人咖啡) 也跟著都蠻喜歡的
最近的幾本小說就有點…不喜歡
九把刀作品我沒怎麼接觸,大概因為在認識作品之前,先從其他地方得知作者,從鄉民評論、作者言行等方面,對九把刀的印象不是很好就去看小說,感覺應該是有部分作品頗精彩值得一讀,改天有時間再從圖書館借幾本回來試試。